高二甲江婉琳
《阿媽的故事》讀書心得
作者:江文瑜
出版社:玉山社
透過此書,讓我了解到這些走過不同政權統治,不同文化背景及時代,又深受諸多社會衝擊與洗禮的台灣女性長者,對於面臨的困境,只有逆來順受,因此磨練出他們生命的獨特韌性。
在這封建的社會中,女性的地位低下,兩性極不平等。從小,身體即受束縛與殘害─「纏足」,沿襲傳統的價值觀,認為「想嫁好尪婿,就要纏小腳」,視纏足為女子有教養的表徵,可是對女性的身體而言,卻是一大傷害。在這貧窮的時代,「重男輕女」的觀念已深根蒂固,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想盡辦法,供家中的男孩子上學堂唸個幾年的書,而女孩子的教育機會則是完全被剝奪,她必須在很小的時候就擔起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務,年紀稍大些,可能就要外出工作賺錢,用來貼補家用。而且,在這時代,很少有人自由戀愛,都是媒妁之言,父母親說了就算,即時不願嫁也得嫁,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就這樣,嫁給了婚前或許未曾謀面的男人,就這樣,跟了他大半輩子,直到年老死去。在這多產的時代,沒有十一、二個孩子,至少也有八、九個,但在這醫療環境設施不發達之下,往往造成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使她一次一次的遭受失去孩子的打擊,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倒下,反而使她變得更堅強。因為多產且貧窮,造成童養媳的風氣盛行,從小便被賣到別人家裡當「媳婦仔」,比較幸運的,便受到養父母的疼愛與照顧,甚至栽培到擁有高的學問;而比較可憐的便是受到養父母的嚴苛的對待,提水、洗衣、煮飯樣樣來,簡直是當奴僕看待,一整天下來,簡直累壞了,但卻也不敢吭聲,只能默默承受。
在阿媽那個時代,一直到現在,女性的平均壽命往往比男性多了幾年。在這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當丈夫死去後,便是由阿媽獨自一人挑起照顧公婆與家小的責任,扶持家務並辛苦栽培兒女,為了家中的經濟,不可避免的是外出創業或是找工作來養活全家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下,造就出阿媽不認輸的韌性與毅力。辛苦的阿媽辛苦了大半輩子,年老時又得照顧孫子,更老時,就由媳婦接替這種輪迴的宿命,這是女人的悲情與必須背負的責任。在我印象中的阿媽,她的面容總有一條深沉的皺紋,我想~這一定是經過歲月的歷練、經驗的累積所留下的痕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