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名                                             高三丁   江佩珊

《布瓜的世界》閱讀心得

    「為什麼要發動戰爭?」「為什麼大家要互相戰爭?」「為什麼飛機會飛?」「為什麼人要結婚?」‥‥‥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為什麼呢?原來是幾米「布瓜的世界」替眾人問出心中長久以來的疑惑。「Pourquoi」是法文「為什麼」,讀音很像「布瓜」,幾米便以其為名,創作出此本令人愛不釋手的繪本。

本書源自於幾米正處於愛發問階段的女兒,常提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如幾米和妻子皆在家從事創作,因而將女兒送至保姆處,女兒皺著眉頭直問:「為什麼我每天要上班,你們都可以待在家裡?」還有一回在日本搭地鐵,幾米要女兒小聲點,她卻說:「車子本身就很吵了,我為什麼不能大聲?」諸如此類的對話,讓幾米訝異原來人從小對環境、對人就有許多疑惑,也讓他深入探索「布瓜的世界」,繼而成書,雖然書中並不是所有的「布瓜」都有正確解答,卻滿足了許多大人小孩問「布瓜」的需要。

七十格格子裡,有七十尾小魚游動著,底下透見一名男子隔缸思索:「為什麼魚只要用一種表情,就可以面對全世界?」言簡易賅,簡單的畫面卻透露出現代人的無奈和苦惱。「布瓜的世界」有別於幾米的其他創作,這一次從一頁一格、兩格、三格‥‥‥真不是普通人可以達成的高難度挑戰,幾米卻輕輕鬆鬆過關,創作豐富由此視出。

本名廖福彬的幾米,早年為國內知名廣告人,在都市叢林裡從事人人羨幕的高薪工作,但他一直渴望簡單而純真的生活方式,一九九四年幾米終於離職,過著畫插畫的soho生活,隔年卻發現自己罹患血癌。這場病讓對自己和世界開始認真起來—自己對誰?自己不能做到的是什麼?什麼事才真正使人感動?生活與創作有重大轉折的他,以前只把筆下的「小人兒」當作賺錢的工具,顧客要什麼,他就給什麼;病癒後,開始真正投入情感在繪畫中,他想「讓那些人生無常的故事有個快樂的結局!」難怪幾米的故事中總是充滿些許的憂鬱,卻又不難看見奇妙驚喜的轉機!

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病痛的折磨後,幾米的創作更見深度,且充滿詩意和智慧的哲思。至目前為止幾米已出版「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月亮忘記了」、「地下鐵」等十二部繪本,每每甫問世旋即轟動,不只在台灣創造銷售二十餘萬冊的佳績,就連美國、德國、法國、希臘、韓國和日本等多國都不難看見幾米的作品,「幾米圖像」已成為國際的文學語言。甚至現在手機、T恤、口袋書、筆記本和捷運車票上,無處不見幾米的作品,「幾米風」越吹越盛。

若問幾米的作品何以能受不同文化、不同人種的歡迎,恐怕還是他自己看得透徹,「每個人在躁動的都市生活中,顯得太緊張了,我們應該放輕鬆些,試著回首感受過往的美麗時光,以及摻雜期間的甜蜜、快樂、哀傷、焦慮等生命體驗。」原來幾米的繪本不僅提供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引導心靈活絡的地圖。延續幾米一貫詩般的創作,「布瓜的世界」雖有形式上的突破,但予人的感受就如他之前的繪本,富哲理、睿智的文字,配上簡單動人的筆觸,勾勒出純淨迷人的圖畫,讓「布瓜的世界」繼續在坊間造成風靡!

小小的格子當中,許多天大的為什麼,幾米畫得過癮,讀者看得驚心,「布瓜的世界」儼然是成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書中每個為什麼都令人沉思許久,幾米的「布瓜」將都市人的孤寂、無奈與困惑等細膩感受表露無疑。人越大對這世界的問題不見得越少,只是知道問了也無人可答,無人願答,所以就不再質疑這世界,打算饒了周遭的人;打算徹底的妥協;打算隱身於這良心盲目的世界……可是孩子不同,總是「布瓜這、布瓜那」的,相對於大人,他們顯得勇敢、可愛多了。

看完「布瓜的世界」後,彷彿受到「布瓜」精神感染般,也或許是幾米的文圖太迷人,引人不知覺掉入深深的「布瓜」迷思中,開始問一大堆為什麼……透過幾米,重拾幼年時問為什麼的樂趣,只是此時問為什麼,不為答案,也許,只是為了抒發內心裡淡淡的落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