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名 高一甲 江雅雯
「迎向開闊的人生」讀後感
前幾天向學校的圖書館借了本劉墉先生的著作。這陣子突然對作家劉墉的書很感興趣,劉墉寫作的內容用詞淺顯易懂,但是帶給我一種深深的感觸與體會,也察覺到作者的觀察程度是何等細膩。
在我所閱讀有關他的書籍中,有一本書看過了之後特別讓自己省思一番,名為「迎向開闊的人生」。名如其書,劉墉寫此書的目的是要讓我們開闊心胸去接納別人,接納不同的觀念與文化,而且都以作者身邊小事談起,慢慢切入主題,從有形的談到無形的,也有針對我們這一輩年輕小伙子所困擾的作討論,並寫進作者的見解,這對我們幫助很大。自己看完了一個段落便能靜靜的思考,回想起作者所表達的涵義,是不是給自己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進而向自己開闊的人生前進。看完這本書後,深感自己收穫良多。
「迎向開闊的人生」有很多作者經歷與看法,有幾個章節讓我深感佩服,因為他的想法遠超出我思考的範圍,方向也與一般人的不同,使自己思想領域又拓寬了幾分。先是「談自殺」--這幾年常發生的事故,甚至曾排列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他從「為什麼要尋死」的論點出發,解釋他的看法—為什麼有許多名人自殺?是什麼原因?年紀輕輕的青年又為什麼尋短?原因是一樣的嗎?最後他下了一個結論:名人因為覺得不可能再貢獻了,所以自殺;年輕人覺得不知道有什麼好貢獻的,所以自殺。這結論讓我起初感覺有點牽強,但想想好像真有道理在,於是又給了我們一個理念:人是到這世界來奉獻的……還有其他見解,此章節當然是鼓勵我們去面對自己的生命,而且有句話寫著一個要自殺的人竟成半個上帝,生死大權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一個致死或重生的意念可以宣判自己死刑抑或回頭重新好好的面對自己的人生,多重大的抉擇!給予我深深震撼!
還有一個章節「談時間」更能切入時下許多總改不好「拖」的毛病(我媽也會有這毛病,真該拿去給老媽看看!),裡面寫著拖時間也許只拖晚了幾個小場合,但嚴重的可能連自己的未來成功的機會都給拖走了!而且遲到即是遲到,再多理由也爭辯不了事實。而且如果不準時赴約,可能會損及形象,讓別人替自己掛上「不守時」的牌子,或讓人覺得不被受重視;相反地,如果肯為「拖」保留些空間,把當下的事情完成,便不必為自己遲到的後果去補這些缺洞,又去補那缺洞,補來補去兩邊都補不好。
這兩個章節是我覺得很有教化意義的內容,其他的章節對我來說啟發或多或少,但讀起來一樣能讓自己又重新想過一回,這是很棒的體驗,知道自己又多學了課本找不到的!